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前S1抗原介绍及临床意义

2016-12-27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三种成分。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粒上。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而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 前S1抗原(Pre-S1Ag)的检测同“二对半”一样很有意义,是对乙肝“二对半”尤其是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


  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两者符合。前S1抗原仅在HBV-DNA阳性血清中检出。前S1蛋白随HBeAg消失而消失,且与阴转时间呈正相关,这样,前S1抗原可作为病毒清除和病毒转阴的指标。前S1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比前S1抗原阴性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危险性更大,因而说明前S1抗原是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如果前S1抗原持续阳性,指示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转变。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HBsAg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前S1蛋白,前S1抗原阴转愈早,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程愈短,预后也愈好。说明前S1抗原的检测是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


  1)反映HBV的感染与复制状况的指标。


  (1)前S1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HBV表面。提示机体内含有HBV就有前S1抗原。


  (2)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提示前S1抗原可作为HBeAg和HBV-DNA检测的补充和对照。


  (3)HBeAb(+)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前S1抗原阳性可表示病毒的复制,提示临床上只检测“乙肝五项”是不够的,补充前S1抗原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HBeAg(-)的“误导”。


  (4)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


  2)预后及药物疗效的判断。


  (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消除的最早迹象,反之,前S1抗原持续阳性,将发展成慢性肝炎。


  (2)因病毒基因变异的HBeA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较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加强检测前S1抗原,是一种检测疾病预后的良好手段。


  (3)前S1抗原可作为药物抗病毒疗效的指标,是对HBV-DNA和HBeAg指标的补充和加强。


  3)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1)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提示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


  (2)在体检和献血员中加查前S1抗原,可起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尽早切断传染源的重要作用。



内容来源于检验视界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话说产检甘胆酸(CG)的重要性 返回列表 OGTT-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你...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