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刻骨铭心的麻醉意外

2015-09-24


导读:事情过去很久了,但我对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医疗安全。

 

  每次给病人作术前谈话时,都要谈到“麻醉意外”,所谓麻醉意外是对手术麻醉中出现一些意外的统称,它包括病人不能够耐受麻醉、对麻药过敏,以及在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脏问题等等。尽管每次手术都要谈到麻醉意外,但我工作了七、八年了从来没有遇见过麻醉意外。


  一次普通的小手术让我充分认识了它:


  那是1989年夏天,经熟人介绍,一个嘴角粉瘤的病人要求手术治疗,我检查病人,发现局部有压痛,最好先行抗炎治疗,等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同时,考虑到病人没有结婚,而且这个部位属于口腔科的范畴,但病人执意要求我马上给他做手术,而且表示出了一切后果绝不找医院扯皮。为了慎重起见,我给病人做了普鲁卡因皮试(按当时的要求该药可以不做皮肤试验),并按大手术一样给病人家属做了术前谈话(当时门诊手术是可以不谈话、签字的)。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后,我在手术室给病人做了局部麻醉,顺利完成了手术,切口也缝合得非常漂亮,病人十分满意。


  做完手术后,由于后面我还有一台手术要接着做,我让病人到门诊去开药和开病假条。这时家属正好有事离开了一下,病人就自己去开药,他刚刚一迈入外科门诊就歪倒在地上,心跳、呼吸停止了。由于门诊医生知道这是一个手术病人,马上就想到这是麻药过敏所致,立即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呼叫隔壁房间的医务人员来帮忙注射肾上腺素,经过6分钟紧张的救治,病人的心跳和呼吸恢复了。我在手术台上得知此事,赶紧跑到门诊,见病人已经恢复正常了。经过一夜的观察,我们才让病人回家。


  麻醉药物的迟发性过敏反应的确非常少见,经历了这次麻醉意外,我对其危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病人手术前没有和我“扯皮”,就不会引起门诊医生的注意;如果病人不是倒在外科门诊,而是倒在医院的任何一个地方,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人体是复杂的,病人的病情是多变的,有了这次险些“阴沟里翻船”的经历,我认识到当医生的巨大风险,从而让我对手术更加慎重,我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定,门诊手术一定要观察半个小时以后才能让病人回家,只有这样才能将门诊手术的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


  事情已经过去26年了,尽管目前的麻醉药物和监护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许当时的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但我对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于是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医疗的安全,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

 

作者:纪伟光

 

发布: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是怎样搞循证医学的? 返回列表 北京海淀食药销毁废弃药品 全...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