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血清脂蛋白胆固醇的一部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引起:
1、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2、诱发脂肪肝
肝功能不全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偏高,有可能诱发脂肪肝,出现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症状。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度脂蛋白血症。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内容来源于检验视界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