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明确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总体规划 逐步拉平城乡待遇

2016-07-04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按计划,各地应在 6 月底前拿出整合规划。目前,全国已有 16 个地区明确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总体规划。整合后,参保人员的看病报销范围、保障待遇、医保目录,都将做到城乡统一。

  截至去年底,我国面向城市非就业人群的城镇居民医保,约有 3.7 亿人参保;新农合医疗,则覆盖了超过 8 亿的农村人口。然而,两种制度的报销目录、就诊范围却不相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吴光表示,整合两种制度,有利于城乡居民保险身份的统一。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包括河北、山东、天津、上海等 16 个省区市,明确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总规划。

  河北邢台威县农村的李大妈,患有慢性肾病,经常需要从县里转诊到邢台市人民医院做治疗。不但手续复杂,转诊后报销比例也会随之降低。当地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后,她不但可以直接报销,而且报销比例,也和城里居民一样。

  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仇雨临表示,这实际意味着医保统筹层次的提高。新农合是县域统筹的,居民医保是市级统筹的。整合后,李大妈到邢台市看病,就不再属于「异地就医」了。

  按要求,整合后要形成城乡统一的医保目录。已明确整合规划的地区,农村居民的药品报销目录都有所扩大。例如,河北省新农合药品目录有 1000 种左右,城镇居民约有 2400 种,整合后城乡居民医保药品目录达到 2900 种。

  邢台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哌拉西林,原来不在新农合报销范围。现在合并后,患者也能报销了。

  在报销比例上,各地也将逐步拉平城乡待遇。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要保持在 75% 左右;同时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上海市人社局医疗保险处副处长许宏举例,比如原来农民在住院的时候,万一生病费用很高,超过 12 万,超过部分就不能再支付了。这次 12 万封顶线取消了,哪怕超过了也能继续按照规定的比例结算。

  吴光表示,整体看,农村居民会明显感受到医保待遇的提高,特别是原来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就医可以选择的范围扩大了,保障水平的适度提高。

  人社部曾坦言,眼下个别地区的医保基金,已出现了当期的收支不平衡。整合后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基金支出压力的增大。如何筹资、保障基金平稳运行,是各方关注焦点。

  目前,我国居民医保筹资的增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实现。2015 年,我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在 500 元左右,其中财政补贴占 380 元。根据今年公布的新标准,2016 年,各级财政补助将达到 420 元,个人缴费则提高至 150 元。

  这也与整合意见中「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的要求相符合。已公布标准的省份,大多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例如山西、河北的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了 25%。

  仇雨临提出,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筹资机制调整的改革来解决。整体上国家对居民医保的补贴力度还是很大的,个人缴费也在增加。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医保基金更扩大化的问题。

  另外,仇雨临认为,整合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统筹利用,有助于提高基金的共济能力。保险就是互助共济,过去是 100 人的盘子,现在变成 200 人了,保险池就扩大了,保障能力理论上是提高了。

  来源:央广网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返回列表 女护士在高铁上人工呼吸抢救病...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