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血脂指标联合监测?

2016-05-24

 

  目前,我国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AS性疾患是遗传因素加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中血脂代谢紊乱是个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进行血脂水平的监测,对于防治AS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血脂监测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性动脉内膜疾病,在内膜表面逐渐形成隆起的斑块。该斑块一般由一个坏死的脂质核心和一层纤维性组织即纤维帽组成,纤维帽中胶原细胞和胶原基质的数量对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斑块向管壁内突出的程度与血流量密切相关,某些因素导致斑块破裂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发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始动因素。AS病理特征是血管壁粥样斑块中存在的代谢物主要是胆固醇,少量甘油三酯和脂蛋白(a)[Lp(a)]等脂类。血管壁中的脂质沉积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包括脂质水平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水平的ApoAⅠ、B100、CⅡ、CⅢ、E等。


  1997年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TC、TG、LDL-C、HDL-C等四项指标进行检测,2003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制订的“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建议至少测定TC、TG、HDL-C、LDL-C四项,有条件的可增加测定Lp(a)、ApoAⅠ、ApoB。若仅检测血浆TC和TG,是不足以反映脂代谢紊乱,尽管TC正常水平,其HDL-C和LDL-C有可能出现异常。


  目前公认血浆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除上述我国的两项建议外,美国全民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成人治疗专家组Ⅲ(ATPⅢ)也以降低LDL-C为首要治疗目标值。国际上,NCEP专家组最近(2004年)综合分析ATPⅢ公布之后完成的五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利用他汀类药物降低TC、LDL-C和TG、升高HDL-C,尤其是大幅度降低LDL-C,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总死亡率明显降低,非心血管病死亡(如癌症等)并未增加。


  同样HDL-C也是一项极具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测指标。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充分显示,血浆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低HDL-C血症是冠心病强有力的预测指标。NCEP ATPⅢ中指出HDL-C<1.0mmol/L为异常低值,并将其作为分析个体冠心病危险时应考虑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有报道,HDL-C每升高1mg/dl,冠心病的危险度降低2%~3%。从临床防治AS性冠心病考虑,依照HDL-C水平的正常与否,对AS性冠心病防治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


  如此两项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的指标,作为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都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二、血脂测定的方法学


  血脂检测的操作过程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测定结果有可能不准确。为了适应我国临床实验室血脂测定及血脂指标综合分析的临床需要,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经过近乎两年的调查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发表在《中华杂志》2003年26卷3期,供全国界参考。检验分会希望按推荐的方法进行检测,使其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血脂代谢紊乱等疾病的风险评估做出正确的判断。


  LDL-C测定问题,7项血脂指标中,除LDL-C外,其余6项一定要实际测定,唯独LDL-C可以通过实际检测或运用Friedewald公式进行运算。该公式计算结果的使用是有条件的:①空腹血清不含乳糜微粒;②血浆TG浓度在4.60mmol/L以下;③Ⅲ型高脂血症除外。该公式是Friedewaled于1972年总结的一个经验式:LDL-C=TC-[HDL-C+(TG×1/5)],公式中的血清(浆)中的TG是否能反映个体的真实水平, 易受受检者禁食状态、检测的试剂和方法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初(1972年)人们已认识到血脂项目中LDL-C的重要临床意义,然而当时没有准确测定的方法学,现在进行准确测定已是一项常规方法。在血脂水平异常条件下,不经实际测定,而直接通过此公式计算出LDL-C含量是不可信的,应该以实际测定的数据为依据。


  对血脂检测的标本一定要求空腹12h以上采血。若在非空腹状态下,所测结果仅有TC和HDL-C值可用。


  三、Lp(a)指标的临床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Lp(a)技术已很成熟,目前临床常规监测血浆(清)Lp(a)指标已是很容易进行的。


  Lp(a)是公认的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


  AMI人群中冠状动脉硬化指数(CI)与Lp(a)血中浓度呈正相关。


  Lp(a)可分为LpF、LpB、LpS1、LpS2、LpS3和LpS4六种表型。Abe报道,血中Lp(a)浓度不同,各表型分布比例在变化,Lp(a)亚型分子量大小与Lp(a)浓度呈逆相关。测定方法不同,其参考值也不同。血浆Lp(a)水平,不受年龄、性别和药物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因素有关。


  Abe等报道,按血浆Lp(a)>150mg/L统计,健康人群占12%,急性心肌梗塞(AMI)占37%,脑血管病(CVD)占31%,AMI人群中冠状动脉硬化指数(CI)与Lp(a)血中浓度呈正相关。健康成人血浆Lp(a)水平由0~1000mg/L,分布范围很宽。健康人与AS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呈交叉状态。目前尚无能代表中国人群的血浆Lp(a)水平的调查报告。我院自1998年开始,血脂7项指标同时进行联合监测,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的19921位检测血脂的标本结果统计,Lp(a)在300~1000mg/L的比例占总数的20.25 %,在500~1000mg/L范围的占总数的8.26 %。其比例之大是很可观的。在血脂监测中,增加血浆Lp(a)指标检测实属必要。临床不将其作为常规监测,有可能使高Lp(a)患者漏检。高Lp(a)水平的人,虽然不能认为一定会患AS,然而他是属于AS的高危人群,其个人有可能得不到重视和预防。


  Lp(a)水平的群体含量呈偏态分布,故统计描述时不能简单选用算术平均数法,应采用中位数或几何均数。据了解,有关Lp(a)水平统计的学术论文中,很容易与其他6项指标同样以算术平均数计算,呈现设计错误,统计错误,值得引起重视。


  四、血脂的危险水平


  80年代以来,主张以冠心病(CHD)为代表的AS性疾病的危险水平作为血脂高低的分类,根据大规模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临床经验,在循证基础上,经过专家讨论认为,以CHD危险度较低时的血脂水平定义为合适水平。


  我国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已有相应的建议。2002年NCEP ATPⅢ中,分别对TC、TG、HDL-C、LDL-C水平作了相应的定义,如LDL-C<2.6mmol/L为最适水平,并作为CHD患者降脂治疗的第一目标值。血浆TC<5.2mmol/L为最适水平,5.2~6.2mmol/L为危险域值;TG<1.7mmol/L为最适水平;HDL-C<1.0mmol/L为低水平,此数据应该是我国公认为临床对高脂血症和AS防治的依据,如果将血TC最适水平提得过高,既无依据也极容易出现高脂血症假阴性结果。


  五、重视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目前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代谢综合征的特征是腹部肥胖、致AS异常血脂(TG升高、小而密LDL颗粒增加、低HDL-C)出现、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促血栓形成和炎症状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缺乏合理的膳食搭配和缺少运动,肥胖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糖尿病也越来越多,诸多因素均使AS性疾病发病率增加。NECP ATPⅢ将糖尿病视为致AS的等同的危险因素。同时又将治疗代谢综合征作为第二治疗目标,以non-HDL-C作为具体指标。Non-HDL-C无需单独测定,等于TC-(HDL-C),即代表LDL-C与VLDL-C之和,该指标实属是增加对高TG危险因素临床意义的认识。


  NCEP ATPⅢ对诊断标准定义为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高TG(≥1.70mmol/L)、低HDL-C血症(男<1.0mmol/L,女<1.3mmol/L)、空腹血糖≥6.1mmol/L、血压≥140/90mmHg等,其中血压值是指作为危险评估时的血压值,并不考虑此人是否正在接受高血压治疗。另外上述腰围值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体型要求,具体到中国人腰围大于多少才算中心性肥胖还有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为什么如此重视腰围呢?腰围大小主要表明腹部脂肪的蓄积量,腹部脂肪(含内脏脂肪)量是体内最大的脂肪贮存库,常以脂肪酸形式出入,易造成高TG血症,从而有可能导致AS的形成。有报道,通过冠脉造影确认的冠心病患者,约有25%为肥胖者。


  六、预防高脂血症应“从娃娃抓起”


  动脉粥样硬化可始发于胎儿。随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良好,我国肥胖儿童逐渐增多,对儿童的高脂血症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对儿童血脂的定期监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儿童高脂血症管理中,血清TC最佳值为<4.4mmol/L,临界值为4.4~5.1mmol/L,≥5.2mmol/L属于高值;血清LDL-C最佳值为<2.8mmol/L,临界值为2.8~3.3mmol/L,≥3.3mmol/L属于高值。


  有高脂血症(含双亲中有一人血清TC>6.2mmol/L)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儿童应从2岁开始监测,必要时要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的理想目标值应是LDL-C<2.8mmol/L。一般儿童可考虑从10岁开始检测。


  结合我国国情,在中等以上城市,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应该考虑从儿童时代开始,“从娃娃抓起”。



内容来源于中华检验医学网,作者:周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甲状腺功能检查“八大金刚”指... 返回列表 人民日报:请对医生好一点!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